2008年10月13日,魏超作为独立戏剧导演,受英国国家大剧院邀请,到伦敦做为期2周的工作访问,分别和伦敦的戏剧导演、艺术家、演员见面,并观看了十场不同类型的戏剧。在伦敦的两周时间,对伦敦的木偶戏剧创作和生存状态做了考察,并在英国国家大剧院做了讲座,分别讲述了传统皮影和魏超的新皮影创作,英国的多位导演和演员表示想合作创作影子剧,新的影子戏将在东西方艺术家的碰撞中诞生。顺便谈谈我对伦敦的一些看法。
今次到伦敦,NationalTheatreStudio每天的安排中,在晚上都会看一场戏。戏剧对于我来说其实不算陌生,然而,到伦敦之后我对戏剧真正有所体会。
就我个人所看到的,剧院和书店在伦敦犹如我们的便利店,非常多,除了NationalTheatre这种国营单位,其余都是商业性剧院,之所以说是商业剧院,并不是上演的是一些市井闹剧,或者是商业大片,同样是艺术价值很高的剧,只是商业剧院对上戏的选择是根据市场反应而定,NationalTheatre并不考虑市场因素,因为NationalTheatre的资金45%为政府拨款,20%为捐赠(企业、个人、基金会),剩余部分靠票房以基本没有压力。昨天和今天我分别看了一个芭蕾舞剧,一个多媒体话剧,都是先锋实验戏剧,并不是传统话剧和芭蕾舞剧,芭蕾舞剧在商业剧院,助理小兰因为有事不能陪我去看,我一人从搭地铁到剧院,非常棒的戏。在伦敦看戏是市民生活的一部分,就好像去咖啡店和杯咖啡而已,一般的戏票价在10-40磅之间,按照伦敦一般工薪阶层月薪2000/3000磅来算,不算太贵。伦敦观众对于戏剧的热爱是我非常感动,开场后哪怕5秒钟,也不会有人再入场,剧场座无虚席,开场灯一亮,刚才还谈笑风生的观众立刻鸦雀无声,连呼吸声都很轻,演出中没有一丝声音,演出结束后,全场观众掌声雷鸣,足足5分钟。感动。
NationalTheatre因为是国营单位,因此每天会有一个参观项目,在网上申请,交不多的费用,在10:30分由讲解员引领参观剧院,我被安排在其中,参观者约有30人,大多数是伦敦当地市民,以老人居多,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了剧院的大中小三个剧场,后台,workshop,NationalTheatre是唯一拥有workshop的剧院,可以自己制作各种材质的道具和布景。助理小兰说,孟京辉看了也惊叹,在国内一个剧院不可能由这么强大的工厂支持。
NationalTheatre作为国营单位,他们位年轻艺术家提供机会,除了上演一些经典和传统戏剧,还会特别支持一些先锋实验戏剧,一些受欢迎的戏剧,并不会因为票房好而持续上演,一般最多不会超过半年(商业剧院一出戏如果票房好,会持续一年到两年连演),为给新的戏能有演出的机会,NationalTheatre还为一些戏剧作家提供资金和工作室,一般为18个星期,艺术家在NationalTheatreStudio创作剧本,每年会由20个艺术家,创作200个剧本,然后分发到到全英各地的小学,由学生排演,在各地学校演出,然后由艺术家和剧作家选出优秀的学生剧团到NationalTheatre演出,太棒了,他们的艺术教育从小就在做了,难怪戏剧在这里变的如此普及,怎么能不普及呢。在伦敦地铁和公车站,看不到大副化妆品广告和手机广告,全是戏剧海报。
今晚的多媒体戏剧,虽然我听不懂演员的对白,依然被强烈的视觉和演员的表演所震撼,并没有华丽的舞美和服装,整个剧场是黑色的,演员在台上表演,有5台摄像机拍摄,同步将画面投影到大屏幕,视觉处理采用了黑白片,很复古,好似美国30年代的片子,演员也可以按照那个年代的感觉表演,声效、灯光全由演员在台上转换操作,非常由意思。
NationalTheatre因为是国营单位,因此每天会有一个参观项目,在网上申请,交不多的费用,在10:30分由讲解员引领参观剧院,我被安排在其中,参观者约有30人,大多数是伦敦当地市民,以老人居多,讲解员带领我们参观了剧院的大中小三个剧场,后台,workshop,NationalTheatre是唯一拥有workshop的剧院,可以自己制作各种材质的道具和布景。助理小兰说,孟京辉看了也惊叹,在国内一个剧院不可能由这么强大的工厂支持。
NationalTheatre作为国营单位,他们位年轻艺术家提供机会,除了上演一些经典和传统戏剧,还会特别支持一些先锋实验戏剧,一些受欢迎的戏剧,并不会因为票房好而持续上演,一般最多不会超过半年(商业剧院一出戏如果票房好,会持续一年到两年连演),为给新的戏能有演出的机会,NationalTheatre还为一些戏剧作家提供资金和工作室,一般为18个星期,艺术家在NationalTheatreStudio创作剧本,每年会由20个艺术家,创作200个剧本,然后分发到到全英各地的小学,由学生排演,在各地学校演出,然后由艺术家和剧作家选出优秀的学生剧团到NationalTheatre演出,太棒了,他们的艺术教育从小就在做了,难怪戏剧在这里变的如此普及,怎么能不普及呢。在伦敦地铁和公车站,看不到大副化妆品广告和手机广告,全是戏剧海报。
今晚的多媒体戏剧,虽然我听不懂演员的对白,依然被强烈的视觉和演员的表演所震撼,并没有华丽的舞美和服装,整个剧场是黑色的,演员在台上表演,有5台摄像机拍摄,同步将画面投影到大屏幕,视觉处理采用了黑白片,很复古,好似美国30年代的片子,演员也可以按照那个年代的感觉表演,声效、灯光全由演员在台上转换操作,非常由意思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